jeudi 24 avril 2025

隨讀現代藝術史之五(第三堂課 中半段)新現實主義

 
1968年爆發了比夫拉Biafra戰爭,這是一場與比夫拉的自相殘殺之戰,比夫拉人想要…戰地攝影師兼新聞攝影師托馬斯·麥基翁拍了一張可怕的照片。我繼續講述這張照片的殘酷之處,埃迪·亞當斯Eddie Adams拍攝的這張標誌性照片,照片中,1968年西貢的警察局長殺害了一名越共戰俘。亞當斯後來得知,這名男子刺傷了警察局長一位朋友的全家。他後來後悔沒有把這張照片的背景融入其中。這張照片後來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森村安馬Yasuma Morimura在他的其中一幅作品中,把自己置於局長的位置。


奧利維爾·布蘭卡特(Olivier Blanckart,1959年生)作品《混音西貢》(The Remix Saigon)。
最後,泰國人馬尼特·斯里瓦尼奇普姆(Manit Srivanichpoom)的系列作品《這場不流血的戰爭》(This Bloodless War)。

麥克史汀普森(Mike Stimpson)將於2007年執導《西貢》,同樣在Playmobil上映。


更有趣的是克里斯塔·沃滕戴克(Krista Wortendyke)的《標誌性回憶》(Iconic Recall)。影片中,一隻伸出的手臂拿著左輪手槍,還有被暗殺的越共人物。


                                                   Blanckart 作品
  Manit Sriwanichpoom, from the series “This Bloodless War – gre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d of independence”, a roadside photography exhibition, 199 © Manit Sriwanichpoom


中國藝術家劉瑾帶來了他的雙人作品《浮現的新聞》。劉瑾是中國人,出生於1971年,這件作品創作於2001年?。

Liu Jin
"Incident 2002: Young girls"


                                                                    天使 2009

另一位華人藝術家向京Xian Jing帶來了作品《砰》。她把人物角色顛倒過來,把男性變成了女性。


卡洛斯·拉圖夫,1968年出生的巴西人,他再次以攻擊可口可樂的方式探討了這個問題。他以一種攻擊可口可樂的方式,向可口可樂發出警告:事情還沒結束。


法國人 Frank Réthoré (FR/1964°) 西貢,
風格殘酷、天真。(找不到圖)
Un français Frank Réthoré (FR/1964°) Saigon, avec un style brutal, naîf.

多爾克是一位挪威塗鴉藝術家,他用一朵向日葵取代了越共的頭像。
Dolk est un grapheur Norvégien qui a remplacé la tête du vietcong par un tournesol.


最後,法國攝影師熱拉爾·朗西南(Gérard Rancinan)是一位當代藝術家,主要從事攝影創作,也經常引用繪畫或照片中的元素。越共頭顱被隱藏了起來。
Enfin un photographe français, Gérard Rancinan, un artiste contemporain qui travaille surtout dans le milieu de la photographie et qui fait souvent aussi des citations à partir de tableaux ou de photos. La tête du Vietcong est cachée.


有1968年五月風暴嗎?當時每個人都開始在街頭創作藝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們用非常簡單的手段:海報和絲網印刷,充滿了創造力。
Il y a Mai 68? Tout le monde s'est mis à faire de l'art dans la rue. Il y a eu de magnifiques progrès. Ils travaillaient avec des moyens très simples: c'est l'affiche et la sérigraphie en pleine d'inventivité.

1968年是紅軍派(Rote armee)的興起之年。這是一個誕生於西德的極左派恐怖組織,以城市遊擊戰為主要手段:搶劫銀行和攻擊資本家。他們於1972年被捕,並於1977年被判刑。有些人在獄中自殺。這被稱為「自殺契約」。這張海報承諾為抓捕恐怖分子提供報酬。從藝術層面來看,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死人》(Dead Man)深深受到了他祖國那段黑暗時期的影響。 20年後,他創作了一系列作品。

1968, c'est la Rote armee fraction ou la fraction armée rouge. C'est une organisation terroriste d'extrême-gauche qui va naître en Allemagne de l'ouest et qui va utiliser la guérilla urbaine=: braquage de banque et attaque contre le capitaliste. Ils sont arrêtés en 1972. Ils sont condamnés en 1977. Certains se suicideront en prison. On parlera de pacte de suicide. Voilà l'affiche qui promettait de l'argent pour la capture des terroristes. Sur le plan artistique, Gerhard Richter, avec "Homme abattu" sera fortement marqué par cette période sombre de son pays. Il fera donc une série 20 ans plus tard.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2月9日出生於德累斯頓,是一位德國畫家,自1980年代以來,他的作品被公認為「一種全新而非凡的藝術體驗[1]」。身為多面畫家,他有時會創作具象題材,有時也創作抽像作品。
Gerhard Richter, né à Dresde le , est un artiste peintre allemand dont l'œuvre est reconnue, depuis les années 1980, « comme une expérience artistique inédite et remarquable[1] ». Peintre polymorphe, il aborde tantôt des sujets figuratifs, tantôt produit des œuvres abstraites.

德國藝術家Gerhard Richter (1932-)於1988年創作的繪畫系列《1977年10月18日》(18. October 1977)以報紙和警察所攝影的照片為依據,描繪了德國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成員的被捕和死亡。Richter在重現照片的同時,如同鏡頭無法對準焦距般,刻意將畫面模糊化,失真的效果彷彿喻示著照片與真相之間的距離。
標題為《死亡》(Dead)的三幅畫作,描繪的是死者頭部和上身的特寫。雙眼緊閉,平躺在地板上的女子為Ulrike Meinhof,細看還可分辨頸項上怵目驚心的黑色印痕,可推斷出她是上吊身亡的。Meinhof深色的頭髮彷彿與黑色背景融為一體,與其蒼白的膚色和淺色衣著形成強烈對比。和《被擊倒的男人》同樣的鋪陳細節,Richter的模糊手法隨著同系列的追增逐漸強化,在《死亡》[CR: 667-1] 中Meinhof的面部特徵仍可辨識,但到了最後一幅[CR: 667-3],光影分界不再分明,原來的黑色背景也淡化為較柔和的灰色。


(上述死亡及man shot down 及解說,取自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
(https://arthistorystrolls.com/2020/10/29/gerhard-richter )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壯成
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他說,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是一大步。即使在今天,有些人仍然不相信。 1969年8月15日,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拉開序幕。音樂節在8月15日、16日、17日和18日舉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匯聚了最偉大的音樂團體。問題是,他們原本希望有5萬人參加,但最終卻吸引了50萬人。原本可能成為悲劇的事件,最終卻成為了一個傳奇。
Le 21 juillet 1969, c'est le premier homme sur la lune: Armstrong. Il dira c'est un petit pas pour l'homme mais c'est un petit de géant pour l'humanité. Aujourd'hui encore, certains n'y croient pas. Le 15 août 1969, c'est le début de ce fameux festival de Woodstock. Ça s'est passé le 15, le 16, le 17, le 18 août. Woodstock rassemblera les plus grands groupe musicaux. Le problème c'est qu’ils espéraient 50 000 participants et ils en ont eu 500 000. Ce qui aurait pu être une tragédie et devenu une fabuleuse légende.

胡士托音樂藝術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常簡稱胡士托音樂節(The Woodstock Festival)或胡士托(The Woodstock)。是一個吸引了400,000人次的音樂節,預計三天但因雨延長到四天。舉辦在美國紐約的牧場,原定1969年8月15日到8月17日,但因延長到8月18日。[1]

在一開始的海報上,本來標名為「水瓶座博覽會:三天的和平與音樂」。

Le Festival de Woodstock (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 ou Woodstock) est un festival de musique et un rassemblement emblématique de la culture hippie des années 1960, organisé à White Lake, hameau de BethelComté de Sullivan, dans les montagnes Catskill, dans l'État de New York, sur les terres du fermier Max Yasgur, à une cinquantaine de miles (environ 80 kilomètres) au sud-ouest de Woodstock. Ce qui aurait pu tourner au fiasco par le mélange de drogues et météo désastreuse devient un des plus grands moments de l'histoire de la musique populaire, classé par le magazine Rolling Stone parmi les 50 moments qui ont changé l'histoire du rock 'n' roll[2],[3], apothéose du mouvement hippie.

在這個偶有陣雨的周末,32場的演出吸引了400,000人次的觀賞。[2]它被廣泛認為是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3][3]Rolling Stone雜誌稱它是50個搖滾樂史上重要轉捩點的其中之一。[4]

這場盛會的紀錄片於1970年發行,同時發行了原聲帶。Joni Mitchell一首叫作伍茲塔克的歌就是為了這場盛會而寫的,而由David Crosby、Stephen Stills、Graham Nash、Neil Young四人組成的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樂團也在這場盛會後聲名大噪。





mercredi 23 avril 2025

隨讀現代藝術史之四(第三堂課 上半段)新現實主義

 以下為一點個人反思、節錄課堂筆記、以及參考維基百科;
談及1960年到1970年的新現實主義,
可追溯到60年代,興起的漫畫書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 Astérix le gaulois,
由Goscinv編寫,Albert Uderzo配畫。
在1961年就出版了6千冊。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1962年,英國小說家 Anthony Burgess寫了一部暢銷書「發條橘子」Orange mecanique,
描述了一個邪惡而腐敗的宇宙中青少年的暴力行為,
並且引發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拍攝一部同樣恐怖的電影。
發條橘子 在1998年美國現代圖書館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中,在編輯排名中排第65位,讀者票選則排第55位。
2005年又被時代雜誌
選為百大英文小說

新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以時代代表人物而創作,
或者說,某些時代人物是許多藝術家的謬思。
例如1962年去世的瑪麗蓮夢露,她代表了美國夢和好萊塢的光輝與魅力。
早在她生前,就有美國名攝影家Tom Kelly所攝的兩幅「裸露的瑪麗蓮夢露」,

義大利戰後藝術家米莫·羅特拉 (Mimmo Rotella),是新現實主義者之一,
以拼貼畫和心理地理畫而聞名。他最初是一位幾何抽象派畫家,但後來他轉向了周圍的世界,並受到城鎮周圍撕毀的電影和廣告海報的啟發,羅特拉開始在他的畫室裡使用它們,創作出他稱之為“雙重拼貼畫”的半抽像作品。目的是賦予普通物體藝術價值並去除其自然環境。
1963年他以剪貼拼圖方式,作出「最後的瑪麗蓮」la dernière Marilyn, affiche lacérée。



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在1962年,瑪麗蓮夢露去世不久之後,做了「瑪麗蓮夢露雙聯畫」Marily Diptych,
畫作以網版印刷製作,左右兩部分各有25張以5x5排列的肖像。左邊的肖像是彩色的,右邊是黑白的



安迪沃荷於 1967 年
創立了一家印刷出版公司 Factory Additions,並透過該公司出版了一系列以他標誌性主題為主題的網版印刷作品集。瑪麗蓮夢露是第一個。當時距離她去世已經五年了。沃荷曾與貓王艾維斯·普萊斯利、米克·賈格爾和莉茲·泰勒等偶像合作。但最重要的是瑪麗蓮。就好像他和她之間有一種親密的關係。瑪麗蓮將會被超負荷的色彩所籠罩,這些色彩並非是她原本的顏色,但她會變得性感起來。沃荷更像是色彩畫家,而不是畫家。絲網印刷甚至繪畫,無論是小幅還是大幅,都會獲得成功。


至於馬琳·杜馬斯Marlene Dumas 是一位在荷蘭生活多年的南非漫畫家。
她 2008 年的作品《死去的瑪麗蓮》Marilyn morte。她選擇了病態的一面
le côté morbide。如果以前的藝術家試圖讓明星魅力十足的一面永垂不朽。這是一張無法公正地評價這位明星的屍檢照片。

另一位六零年代人物、年代大事,也就是1963年的美國甘迺迪遭遇殘酷而恐怖的暗殺。
他在 1963 年 11 月 22 日前往達拉斯進行選舉前訪問時遭到兩次槍擊。
當時同車身穿粉紅色衣服的賈姬因此身上濺滿了他的鮮血和腦漿。
這次暗殺事件令人震驚,並引發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假設。
這是 Jackie 試圖下車時拍攝的照片:
是荷蘭人埃爾溫·奧拉夫 (Erwin Olaf,NL/1959-2023) 的作品《皇室血統,傑基》。
描繪渾身是血的歷史人物的系列作品之一。他意指 Jackie,但圖像看起來卻不像 Jackie。



毛里西奧·卡特蘭Mauricio Cattelan是一位令人不安的藝術家,明年我們會更詳細地了解他。他還創作了一幅躺在棺材裡的甘迺迪總統肖像,其中的人物是用蠟像複製的。這幅作品可以追溯到2004年。我們能從馬琳·杜馬斯的作品中看到一些病態的一面,我之前也向你展示過,儘管這位總統在手術前是化了妝的。卡特蘭是一位極具煽動性的藝術家。

(毛里吉奧·卡特蘭義大利語:Maurizio Cattelan;1960年9月21日)視覺藝術家,出生於義大利帕多瓦[1]。卡特蘭以超現實主義雕塑和裝置而聞名,他的實踐還包括策展和出版。他諷刺的藝術方式使他經常被認為是藝術界的小丑或惡作劇者[2]。卡特蘭自學成才,曾在各類博物館和雙年展上展出作品。莫瑞吉奧·卡特蘭在米蘭的 Viale Bligny 42 號創作了他最重要的藝術作品,他在那裡生活了很多年。)

藝術家黑色系列表達遠不止於此。第二天,刺殺甘迺迪的兇手被捕。他的名字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儘管目前尚不確定是否是他開的槍。就在他即將被送上法庭之際,卻在警察局的車庫裡被殺害。這是鮑伯傑克森Bob Jackson拍攝的照片。



                                                  (圖片取自photo-memory.eu 網站)

森村安真Yasuma Morimura也使用了這圖片。這是一部名為《二十世紀安魂曲》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扮演了所有角色:他既是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也扮演了警官和背景中的人物。

1962年,第一部詹姆士龐德電影上映。肖恩康納利Seab Connery憑藉《007之子》中的精彩表演偶然中被選中。他成為了這個標誌性人物。本片名為《007之諾博士》James Bond contre Dr No。之後又有23部電影上映。自2015年以來,再也沒有新的詹姆士龐德角色出現:有傳言說是女性,也有傳言說是黑人。續集的可能還在等待中。

這個時代另一部同樣具有象徵意義的電影是曼凱維奇Mankiewicz執導的《埃及豔后》Le Cléopatre,由理查德·伯頓和莉茲·泰勒Liz Taylor主演,這部電影後來也深深吸引了安迪·沃荷。該片於1963年上映。這是一部充滿諷刺意味的電影,毫不猶豫地對歷史真相進行了改編。但其壯觀場面依然存在。安迪沃荷後來帶著莉茲泰勒重返銀幕,但理查德伯頓缺席了。


另一部電影《聖特羅佩的憲兵》(Le gendarme de Saint-Tropez,Jérémie)於1964年拍攝。故事發生在聖特羅佩港,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重新發現了這個港口,並在那裡購買了金槍魚籠。這部電影曾被戲稱為一部醜陋、愚蠢、粗俗的電影。但多虧了路易·德菲內斯(Louis de Funès)和米歇爾·加拉布呂(Michel Galabru),它獲得了絕對驚人的成功,票房收入飆升,吸引了700萬觀眾。這促使了其他五部電影的拍攝。


義大利式西部片《荒野大鏢客》Pour une poignée de dollars於1964年問世。這部電影由塞爾吉奧·萊昂內Sergio Leone執導,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擔任音樂家,並由我們幾乎從未見過的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主演。憑藉這部電影的成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回到了美國,並以演員和導演的身份獲得了認可。


(L'expression western spaghetti, parfois orthographiée western-spaghetti[1],[2], aussi nommée western italien (Western all'italiana en italien), désigne les westerns produits en Italie. Le filon du western italien a été particulièrement exploité entre 1963 et 1978 avec la production de 450 films, notamment les mythiques Le Bon, la Brute et le Truand et Il était une fois dans l'Ouest. Certains films sortis depuis les années 1980, peuvent être considérés encore comme des westerns spaghettis, tel que On m'appelle Malabar en 1981 ou Un dollar pour un mort en 1998.

義大利式西部片(英語:Spaghetti Western,直譯為「義大利麵西部片」)是西部片中的一種類型,泛指一些出現在1960年代、由義大利人導演及監製(多與西班牙德國聯合製片)的西部片。

此類電影拍攝成員如下:義大利人執導,演員及其餘皆為義大利及西班牙人,中間可能有過氣或初露頭角的好萊塢影星(如《鏢客三部曲》中的克林·伊斯威特)參與演出。拍攝地點則多是看來與美國西南部很相似,但成本卻低很多的地方,如西班牙安達盧西亞阿爾梅里亞義大利薩丁尼亞島阿布魯佐。)

1968年,聖羅蘭Saint-Laurent設計了一件向蒙德里安Mondrian致敬的洋裝。這件作品讓蒙德里安重回大眾視野,也開啟了聖羅蘭的職業生涯,他設計的洋裝是藝術作品的重新詮釋 des robes qui sont un détournement d'une oeuvre d'art.

(Pieter Cornelis Mondriaan (Dutch: [ˈpitər kɔrˈneːlɪs ˈmɔndrijaːn]; 7 March 1872 – 1 February 1944), known after 1911 as Piet Mondrian (/pt ˈmɒndriɑːn/US also /- ˈmɔːn-/Dutch: [pit ˈmɔndrijɑn]), was a Dutch painter and art theoretician who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r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wa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20th-century abstract art, as he changed his artistic direction from figurative painting to an increasingly abstract style, until he reached a point where his artistic vocabulary was reduced to simple geometric elements.
彼得·科內利斯·蒙德里安荷蘭語Pieter Cornelis Mondriaan發音:[ˈpitər kɔrˈneːlɪs ˈmɔndrijaː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通稱皮特·蒙德里安荷蘭語Piet Mondrian發音:[pit ˈmɔndrijɑn]),是一名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稱「新造型主義」,又稱「幾何形體派」。)

1967年,在南非進行了首例心臟移植手術,非常成功。這影響了傑米·戈登(Jamie Gordon,名字不詳)的藝術創作。她是美國人,2007年用布料創作了一系列心形雕塑,這些作品在倫敦和美國都有展出。

還有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愛,愛,愛》,一顆被刺穿的心。丹尼爾·赫斯特的作品於2012年,他的心臟被針刺穿avec un coeur transpercé d'aiguilles

還有 Christophe Wolkowski(不確定名字),他在 2019 年記錄了不同人的心跳。




dimanche 20 avril 2025

隨讀現代藝術史之三:達達主義

這學期老師會說到超現代主義,
我就溫習一下上學期的課,也就是超現實主義的前前身,
達達主義。

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
是因第一次大戰顛覆及摧毀了舊有的歐洲社會、文化秩序,
衝擊了人們的思維,
在藝術家方面,可以從他們的作品可出完全不同於舊的、古典的文藝流派,
這些所謂的達達主義作品涉及視覺藝術、文學詩歌、戲劇及美術設計等等領域。

達達主義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馬賽爾‧杜象Marcel Duchamp,
可從他的作品之一:噴泉,稍微了解達達主義: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杜象也在現成品「蒙娜麗莎」加上兩撇鬍子: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給人一種反舊藝術美學的觀點,憤世嫉俗。

達達主義在藝術史上,持續不久,大約在1920年代,被後來的現代藝術流派、超現實主義取代。

(以上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





jeudi 17 avril 2025

隨讀現代藝術史之二:藝術家與觀者的主觀

昨天所記的安迪沃荷兩作品:金寶湯罐頭以及可口可樂,
重複單一的物體,
覺得似乎是加強這些消費食物充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是物質的。
藝術家想的是甚麼?
我們觀者不需去猜想,
藝術家主觀地表達,
觀者主觀地欣賞吧。

mercredi 16 avril 2025

隨讀現代藝術史之一:從安迪沃荷的金寶湯罐頭開始....

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可能就是1962年所作的金寶湯罐頭
Campbell's soup can


圖片取自維基

安迪·沃荷是二十世紀普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
他的金寶湯罐頭以流行文化為創作主題,
這個作品就像一顆種子,將普普藝術開始在美國西岸萌芽。

這個作品包括了32塊帆布,每一小塊面積為20 X 16 英寸,
上面畫著不同口味的金寶湯罐頭,每幅畫都使用絲網印刷技術。
這種類似商業主題,和傳統的抽象表現主義不同。

安迪·沃荷1962年另一個作品,以可口可樂為主題,

(圖片取自wikipedia)
作品由七排可口可樂組成,整齊排列,如同超市架上。

如同金寶湯罐頭作品,
單一的物體,重複表現,
是作者想將獨特與多元結合一起嗎?

將藝術呈現為一種簡單的消費產品,
短暫的,一次性的,便宜的。


vendredi 28 mars 2025

到西班牙Girona小遊

 三月28號,星期五下午從從布魯塞爾家出門,到Charleroi 機場,搭19:20分的飛機,一個多小時,就抵達西班牙的Girona。

晚上九點多的Girona,被黑夜包裹著,坐在計程車裏,高速公路、城中路燈閃亮,35歐元的車費抵達旅館。

旅館房間裡,放好行李袋,梳洗一下,就急著外出,要一瞥這個我們預計停留五天四夜的城市。

星期五晚上,週末的開始,旅館附近的餐廳幾乎全客滿,四方形的廣場,中央搭了一個表演台,工作人員正在收拾擴音設備等等物件,許是曾有個表演⋯

大致瞭解了一下我們旅居的環境,小店買了兩瓶礦泉水,就回旅館休息。